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罚一劝百在词典中的解释
quànbǎi

罚一劝百

拼音fá yī quàn bǎi

含义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典故出处

  • 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近义词

  • 杀一儆百

英文翻译

  • punish one as a warning to a hundred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成语举例:臣知已事不诤,然异时或有此比,要须有司论报,罚一劝百,孰不甘心。(宋 欧阳修《新唐书》)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杀一儆百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罚一劝百是一个教育和管理的成语,意为对一个人进行惩罚或警告,以起到警示和教育其他人的作用。通过对一个人的处罚或劝告,希望能够影响其他人,使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或不可取的,从而引起大家的警觉和改正错误。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教育和管理场景中,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对一个人进行惩罚或警告,以起到警示和教育其他人的作用。也可以用来形容对集体中某个成员的错误行为进行处理,以起到教育和纠正的作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史书记载,秦始皇时期,有一个叫李斯的官员,他在处理一起案件时,对主犯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而对从犯则进行了劝导。这种处理方式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他认为这种方法很有效,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于是形成了“罚一劝百”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罚一劝百”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罚”、“一”和“劝”。其中,“罚”表示惩罚,处罚;“一”表示一个,一次;“劝”表示劝告,劝导。

例句

  • 1. 领导对他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目的是罚一劝百。2. 这次的惩罚是为了罚一劝百,让大家都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 可以用“一罚百劝”来记忆这个成语。将“罚”和“劝”进行对调,形成“一罚百劝”,这样的记忆方式更加直观和易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教育和管理相关的成语,如“以德服人”、“以身作则”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班里的一个同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希望通过罚一劝百的方式让大家都明白做作业要认真。2. 初中生:班主任对一个学生进行了严厉的处罚,目的是为了罚一劝百,让大家都明白纪律的重要性。3. 高中生:学校对学生违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希望通过罚一劝百的方式改善学校的纪律状况。

拆字解意

罚一劝百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