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含义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典故出处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近义词
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反义词
兵荒马乱、烽火连天
英文翻译
desist from military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culture and eduction <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成语举例: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停止战斗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偃,不能读作“yàn”。
成语辨形:文,不能写作“闻”。
详细解释
- 偃武修文源自《孟子·公孙丑上》:“偃武者,言兵革不举;修文者,言文学之美。”这句话强调了放下武器,专心修习文化的重要性。偃武修文意味着不再以武力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文化修养和学习来实现和平。
使用场景
- 偃武修文常用于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讨论中,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提升个人素质和实现社会和谐。
故事起源
- 偃武修文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是常态,但有些智者意识到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只能带来破坏和伤害,于是提倡偃武修文,即放下武器,专心修习文化。
成语结构
- 偃武修文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对的词语组成。
例句
- 1. 我们应该弘扬偃武修文的精神,通过文化交流来促进国际和平。2. 在现代社会,偃武修文已经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偃武修文记忆为“放下武器,专心修习文化”的意象。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转而拿起一本书来学习,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了解孟子和其他思想家的思想,深入理解偃武修文的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偃武修文,用知识和友善来解决问题。2. 初中生:偃武修文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3. 高中生:偃武修文意味着放下冲突和仇恨,通过文化交流来实现国际和平。4. 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偃武修文的精神,用知识和智慧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