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语焉不详在词典中的解释
yānxiáng

语焉不详

拼音yǔ yān bù xiáng

含义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出处唐·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典故出处

  • 唐·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近义词

  • 言之不详

反义词

  • 不厌其详、纤悉无遗、细大不捐

英文翻译

  • not elaborat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成语举例:绣春也是急性子,对锦儿语焉不详深致不满,主张秋月仍是进京,去问一问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高阳《曹雪芹别传》)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语,不能读作“不以语人”的“yù”。
    成语谜面:省略语

详细解释

  • 语焉不详是指说话时敷衍了事,没有详细地说明或解释。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解释时,不清楚或不具体,使人难以理解。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或不懂得清楚地表达自己意思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敷衍了事,或者在解释某个事情时不详细地说明。

故事起源

  • 《汉书·扬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扬雄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非常聪明,但是他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敷衍了事,不愿意详细地解释。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你为什么总是语焉不详?”扬雄回答说:“我的话本来就没有详细的意思。”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语焉不详”。

成语结构

  • 语焉不详的结构是“形容词 + 动词 + 形容词”,其中“语焉”表示说话的方式,不详表示不详细。

例句

  • 1. 他回答问题总是语焉不详,让人很难理解他的意思。2. 老板对这个计划的解释非常语焉不详,我们都不知道他到底想做什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含糊不清,不详细地表达,让人难以理解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语焉不详意思相关的成语,如“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的解释太语焉不详了,我听不懂。中学生:他的回答总是语焉不详,让人很难理解他的意思。大学生:在这个报告中,作者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太语焉不详了,没有详细地解释清楚。

拆字解意

语焉不详成语造句

  • 语焉不详造句(精选27条)

    1、一起床就有阳光,怎麼捨得沮丧。语焉不详的云,并肩翻过每天的换日线。吴青峰2、在国有股场外转让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协议受让了国有股,而且对其基本情况的公告,往往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使投资者很难了解受让主体的真实面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