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讬于空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tuōkōngyán

讬于空言

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

含义指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空话上,没有实际行动或依据。

出处

详细解释

  • 讬于空言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讬”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意思,“空言”指的是虚无的言辞。这个成语表示人们只是口头上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却没有实际行动或依据来支撑自己的承诺或诺言。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却无法实际兑现承诺的人。例如,当某人一再承诺要帮助别人,却从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项羽在攻打齐国时,与齐王建立了联盟。建立联盟时,项羽向齐王保证会尊重齐国的地位和权力。然而,当项羽攻占齐国后,他却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将齐国分割给了自己的部下。这个故事成为了“讬于空言”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Subject + 讬于 + Object + 空言。

例句

  • 1. 他一直讬于空言,承诺了很多,却从未兑现过。2. 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只会讬于空言的人。3. 他的承诺只是讬于空言,根本不可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讬于空言”这个成语拆分为两部分来记忆。首先,记住“讬于”是指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然后,记住“空言”是指虚无的言辞。将这两部分结合起来,就可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承诺和信任的成语,如“言而无信”、“信口雌黄”等,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要给我们更多的游戏时间,但是她只是讬于空言,从来没有实现过。2. 初中生:政治家讲了很多大话,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只是讬于空言,没有实际行动。3. 高中生:我不相信他的承诺,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只是讬于空言,没有兑现过。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讬于空言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