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材大略
拼音xióng cái dà lüè
含义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典故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近义词
雄才大略、雄材伟略
英文翻译
great talent and bold vision <outstanding ability and farsightednes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成语举例:三国·魏·曹植《汉二祖优劣论》:“然彼之雄材大略,俶傥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经过文景之治,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安定团结。汉武帝即位后,他罢黜百家之言,独尊儒家文化,他广泛收罗人才,兴大学,好大喜功,不关心人们的疾苦。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
详细解释
- 雄材大略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雄材”表示雄才大略,意思是人才卓越,智慧超群;“大略”表示概略,意思是大致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才卓越,才华出众,能力非凡。
使用场景
- 雄材大略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才华出众、能力非凡的人。在工作场合,可以用来称赞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能力突出的同事或下属。在学术领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艺术、体育等领域有杰出表现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雄材大略的故事并不多见。根据一些文献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雄材大略恃儿孙,谁识英雄是少年。”这里的“雄材大略”是指杜牧自己的才华出众,但是在年轻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成语结构
- 雄材大略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雄材大略,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2. 她的雄材大略使她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顶尖人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雄材大略”联想为一个人才卓越、能力非凡的人,形象地想象出这样一个人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常用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汉字和词语,拓展你的中文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上的雄材大略,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雄材大略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他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雄材大略,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4. 大学生:这位教授是我们学校的雄材大略,他的讲座总是引人入胜。5. 成年人:他在事业上有着雄材大略,已经成为了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