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翰如流
拼音bǐ hàn rú liú
含义指文笔快捷无滞。
出处《晋书·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典故出处
《晋书·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文笔快捷无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笔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笔翰,指笔和墨。如流,指流畅顺利。笔翰如流形容写字非常流利,毫不停顿。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书法或写作水平非常高超,字迹流畅,毫不费力。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谈吐或表达能力非常流利,口才出众。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篇》中有一段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中的“利与命与仁”是孔子的学生子罕用流利的笔翰写出来的,所以有了“笔翰如流”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简直是笔翰如流。2. 她的演讲非常出色,口才真是笔翰如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在写字或者说话的时候,字句流畅,毫不停顿,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书法、写作、口才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墨守成规”、“文思泉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练习了很久,现在字写得也笔翰如流了。2. 初中生:她的演讲非常出色,说话的时候真是笔翰如流。3. 高中生:他的文章写得非常流畅,字句间的衔接毫不费力,简直是笔翰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