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榻以待
拼音sǎo tà yǐ dài
含义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典故出处
《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英文翻译
clear away dust and wait guest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成语举例:章炳麟《致伯中书一》:“君以暇时能来相就,则扫榻以待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表示热忱迎客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扫榻以待是一个古代的客人待客习俗,意思是准备好了床榻等待客人的到来。榻即床铺的意思,扫榻以待表示主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等待客人的到来,表示主人的热情款待和殷勤接待。
使用场景
- 扫榻以待常用于形容主人热情接待客人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宾馆、酒店、餐厅等场所的服务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
故事起源
- 扫榻以待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尽心上》。据传,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的弟子有一次去拜访孟子,管仲为了表达对孟子的敬意和热情待客之心,特意扫了床铺,准备好了一切,等待孟子的到来。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扫榻以待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扫榻以待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为“动词 + 名词 + 以 + 动词”。
例句
- 1. 酒店的服务员扫榻以待,给客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2. 主人热情扫榻以待,为客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一位热情的主人,正在扫榻以待客人的到来,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热情的款待。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的知识,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待客有关的成语,如“亲如手足”、“以礼相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邀请了朋友来我家玩,我扫榻以待,准备了好吃的零食和好玩的游戏。2. 初中生:学校要举办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我们要扫榻以待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3. 高中生:我打算去大学参观,听说学校对来访的学生扫榻以待,给予很好的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