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寄鹅毛
拼音qiān lǐ jì é máo
含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典故出处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近义词
千里鹅毛、千里送鹅毛
英文翻译
A goose feather sent a thousand li as a gift means much more than its actual valu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同“千里送鹅毛”。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千里寄鹅毛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信息传递的距离不受限制。鹅毛代表了一种轻而易举的物品,而千里则表示遥远的距离。这个成语强调了即使距离很远,也可以通过书信等方式传递信息或请求。
使用场景
- 千里寄鹅毛常用于形容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信息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在远距离的情况下,通过书信等方式传递感情、请求帮助或者传递重要信息。
故事起源
- 千里寄鹅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据说,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文天祥的抗金名将,他在被金兵围困的时候,通过一只鹅羽毛将消息传递给了朝廷。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开始用千里寄鹅毛来形容信息传递的距离不受限制。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宾语
例句
- 1. 尽管我们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千里寄鹅毛,保持联系。2.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可以通过写信千里寄鹅毛,向家人表达思念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千里寄鹅毛与远距离传递信息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只鹅毛在千里之外传递信息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信息传递相关的成语,例如“纸上谈兵”、“口耳相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住在不同的城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书信千里寄鹅毛,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困扰。2. 初中生:即使我们在不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千里寄鹅毛,交流文化和学习经验。3. 高中生:尽管我留学在外,但通过邮件千里寄鹅毛,我仍然能够与家人保持紧密联系,分享我的生活和学业。4. 大学生: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我通过千里寄鹅毛向家人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思念和感谢。5. 成年人:即使我们身处不同的城市,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千里寄鹅毛,商讨工作事宜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