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盗嫂受金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sǎoshòujīn

盗嫂受金

拼音dào sǎo shòu jīn

含义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典故出处

  •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成语举例:〖示例〗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贪财乱伦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西汉早期,陈平投降刘邦,被任命为丞相。大将绛侯、灌婴等不服,就向刘邦进谗言攻击陈平,故意捏造陈平在家偷嫂子的丑事和收受手下的金钱,送得多的就给好处,送得少的就给予打击。于是刘邦对陈平产生了怀疑,不在重用他。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的含义比较特殊,其中的“盗嫂”是指盗窃嫂子的丈夫。而“受金”则是指最终会受到金钱的惩罚。这个成语主要是用来形容那些贪心的人,他们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择手段,最终却会因此受到报应。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比较少,但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人。可以在写作、演讲或者讨论时使用,以警示人们不要贪心不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来自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贪心而盗窃了自己的嫂子,最终却因此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告诉人们贪心会带来不幸的结局。

成语结构

  • 盗嫂受金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三个独立的词语组成,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例句

  • 1. 这个人为了贪图一点小利,最终盗嫂受金,真是自作自受。2. 贪心的人最终都会像盗嫂受金的人一样,受到应有的惩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盗嫂受金”的故事和含义与具体的案例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贪心和报应的成语,如“以邻为壑”、“得寸进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告诫孩子不要贪心,因为贪心的人最终会像盗嫂受金一样受到惩罚。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举了一个盗嫂受金的例子,以警示同学们不要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择手段。

3. 高中生

  • 这个成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明白了贪心是不可取的,因为最终会受到报应。4. 大学生:在商业领域中,我们要远离盗嫂受金的行为,要诚信经营,才能取得长远的成功。

拆字解意

盗嫂受金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