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仰后合
拼音qián yǎng hòu hé
含义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
典故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
近义词
前合后仰、东倒西歪
反义词
饮泣吞声、呼天抢地
英文翻译
rock <double u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成语举例:他的故事还没讲完,同学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状语、补语;形容站立不稳的样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仰,不能读作“rǎnɡ”。
成语辨形:合,不能写作“和”。
详细解释
- 成语“前仰后合”由“前仰”和“后合”两个词组成。其中,“前仰”指的是身体向前倾斜,失去平衡;“后合”指的是身体向后倾斜,失去平衡。这个成语形容人在行动或处理事情时,前后矛盾,不连贯,常用来形容言行不一致或处理问题不得当。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一致,或者处理问题时前后矛盾,不连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的处理方式不得当,或者一个人说了一套做了一套,等等。
故事起源
- 《晋书·陶侃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陶侃是晋朝的名将,他在一次训练士兵的时候,要求士兵在战斗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于是,他让士兵在战斗中保持“前仰后合”的姿势,以此来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后来,人们就用“前仰后合”来形容一个人在行动或处理事情时前后矛盾,不连贯。
成语结构
- 前仰后合是由两个动词和一个连词组成的。其中,“前仰”是动词短语,表示身体向前倾斜;“后合”也是动词短语,表示身体向后倾斜;连词“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短语。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前仰后合,说了一套做了一套。2. 这个方案前仰后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3. 他的言行前仰后合,让人难以信任他的承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前仰后合”想象成一个人在行走时身体失去平衡的姿势。通过形象化地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发音,可以更容易记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前仰后合”有关的成语,比如“前思后想”、“前因后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作文里前仰后合,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我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前仰后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3. 高中生:这位政治家的言行前仰后合,让人难以相信他的诺言。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计划前仰后合,导致最终无法按时完成。5. 成年人:他的决策前仰后合,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