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帚自珍
拼音bì zhǒu zì zhén
含义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出处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典故出处
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近义词
弊帚千金、敝帚自珍
反义词
视若敝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成语举例: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虽然幼稚,但弊帚自珍,一直藏着。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爱惜自己的东西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
详细解释
- 弊帚,破旧的扫帚;自珍,自以为宝贝。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或不足持守、坚持不改,自以为是,不愿改进。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批评、讽刺、警示某些人自负、自负、固执己见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有一位官员在官场上非常自负,总是坚持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一次,他的朋友给他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但他却不予理睬,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朋友很生气,就用一把破旧的扫帚向他扔去,并说:“你就像这把破旧的扫帚一样,自以为是,不肯改进。”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弊帚自珍”来形容那些固执己见、不肯改正错误的人。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由“弊帚”和“自珍”两个成分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弊帚自珍,不肯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2. 这个人太弊帚自珍了,从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3. 别总是弊帚自珍,要学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弊帚自珍”联想成一个人坚持用破旧的扫帚打扫,而且还以为这个扫帚是宝贝一样珍惜,表示这个人固执己见、不肯改进。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意义,可以参考其他成语的学习指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总是弊帚自珍,不听老师的话。初中生:这个人太弊帚自珍了,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高中生:别总是弊帚自珍,要学会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大学生:他因为弊帚自珍的个性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成年人:不要弊帚自珍,要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