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丰草
拼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含义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典故出处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近义词
草木茂盛、丰草长林
反义词
不毛之地
英文翻译
open field with dense vegeta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成语举例:所以在风尘劳攘的时候,每怀长林丰草之思,而今却可赋《遂初》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隐居之地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嵇康是魏晋人,一心向往田园生活。 嵇康很有君子气概,他的朋友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多年了,从来没见过有什么事能使他高兴或者生气的。”
嵇康家道清贫,常常靠打铁来补贴家用,有一次权贵钟会来拜访他,嵇康在树下挥锤如故,钟会等了很久只得离去。
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稽康写了篇绝交信,来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说“就像那麋鹿,从没有被驯服过,如果让它出来见人,时间长了它就会显露出桀骜的本性来,挣脱缰绳,到处狂奔,干出赴汤蹈火的事来。虽然它身上披着金镳玉辔,享受着美味佳肴,可是却常常思念那长林丰草。”。
详细解释
- 长林丰草是由“长林”和“丰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长林”指的是长满树木的森林,“丰草”指的是茂盛的草地。这个成语形容了植物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可以用来形容景色美丽、繁荣富饶的场景。
使用场景
- 长林丰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者形容事物的美丽和繁荣。可以用在文章、诗歌、演讲等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物、地方或者事物的美丽和富饶。
故事起源
- 《楚辞·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有一句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诗中的“长太息”形容了悲伤的心情,而后来的流传中将“长太息”改为“长林丰草”,意为美丽的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样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形容词
例句
- 1. 春天来了,大地上长满了长林丰草,美丽极了。2. 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真是长林丰草,让人心旷神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片绿树成荫的森林和茂盛的草地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可以将这个成语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比如“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长林丰草,小鸟在树上唱歌。2. 初中生:这座城市的公园里长满了长林丰草,景色美丽得令人心旷神怡。3. 高中生:我们要保护环境,让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变成长林丰草的美丽景色。4. 大学生:在我眼里,乡村的风景就是长林丰草,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