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量才录用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àngcáiyòng

量才录用

拼音liàng cái lù yòng

含义量:估量。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出处《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宋·苏轼《上神守皇帝万言书》:“凡所擘画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典故出处

  • 《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宋·苏轼《上神守皇帝万言书》:“凡所擘画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近义词

  • 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反义词

  • 不自量力、一视同仁

英文翻译

  • give somebody work suited to his abilitie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量:估量。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成语举例: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量,不能读作“liánɡ”。
    成语辨形:录,不能写作“碌”或“禄”。
    成语辨析:量才录用和“人尽其才”;都含有“发挥人的才能”的意思。但量才录用偏重于“按照才能使用”;多用于录用新人的场合;“人尽其才”偏重于“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多用于对原有人员合理使用方面。
    成语谜面:杲

详细解释

  • 量,衡量;才,人的才能;录用,录取并任用。量才录用指根据人的才能和能力来录取并任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用人单位根据人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录用人才,不以背景或其他因素为主要考虑。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夫古者民有不才而君子,有才而不肖者,量才而用之,非所以人之也。”后来成为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 + 量才 + 录用

例句

  • 1. 这家公司一向重视人才,他们会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量才录用。2. 这位领导非常看重员工的实际能力,他会进行量才录用,不以学历为唯一标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量才录用”拆分为“量才”和“录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招聘经理,根据人的才能来进行录用,而不仅仅看重其他因素。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人才辈出”、“才子佳人”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量才录用班里的小组长,不能只看他的外貌。2. 初中生:校长告诉我们,学校会量才录用各种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3. 高中生:大学录取学生时应该量才录用,而不是只看他们的高考成绩。4. 大学生:我希望找到一家注重量才录用的公司,能够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5. 成年人:在职场上,量才录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拆字解意

量才录用成语造句

  • 量才录用造句(精选27条)

    1、量才录用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这种代谢物似乎同从暴露到碳氯灵的蚊幼虫所得到的一种物质一样。2、量才录用是这次招聘的一个原则。3、我们量才录用,使能搞翻译的搞翻译,能搞研究的搞研究,能上课的上课。4、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