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弃瑕
拼音hán gòu qì xiá
含义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出处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
典故出处
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
近义词
含垢藏瑕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含垢弃瑕是指在评价他人时,只看重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计较对方的缺点和错误。这个成语强调了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认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错误,但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或赞美他人时,表达对对方优点的肯定和赞赏。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或他人要宽容和理解对方的不足之处。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十年》。昭公是鲁国的一位国君,他的妻子孟孙氏有一次来到他的面前,向他展示了一块雕刻精美的玉石。昭公仔细观察后,发现玉石上有一处瑕疵,他的妻子立刻将瑕疵处砍掉。昭公看到这一幕后,感叹道:“含垢弃瑕,其贵乎亲。”意思是说,妻子能够容忍玉石上的瑕疵,只看重它的美丽,这样的态度值得赞赏。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含”表示包容,容忍;“垢”表示缺点,错误;“弃”表示抛弃,不计较;“瑕”表示瑕疵,缺陷。
例句
- 1. 他对朋友的缺点总是含垢弃瑕,只看重他们的优点。2. 作为一个领导,我们应该学会含垢弃瑕,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员工的不足。3. 真正的友谊是能够互相含垢弃瑕,彼此理解和支持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含糊”和“弃权”联想起来。含糊表示模糊不清,弃权表示放弃权利。将这三个词联想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即包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计较和放弃对方的不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宽容和理解相关的成语,如“宽宏大量”、“海纳百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含垢弃瑕,不要因为同学的小错误而责备他们。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互相含垢弃瑕,共同进步。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学会含垢弃瑕,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