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纳屦踵决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ǒngjué

纳屦踵决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含义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典故出处

  •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近义词

  • 捉襟见肘、纳履踵决

英文翻译

  • be down at the heel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指生活贫困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纳屦,指纳履,即穿上鞋子;踵决,指脚后跟相碰撞。成语中的“纳屦踵决”比喻人们的思想、观点或决策出奇地一致,没有任何分歧。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团队合作、集体行动或共识达成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某个问题上完全统一的意见。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当时,齐国的宣公征战多年,终于平定了鲁国的叛乱。回到国内后,宣公召集了各位大臣开会,讨论如何处理俘虏。会议上,大臣们的意见惊人地一致,没有任何争议。这时,有人用“纳屦踵决”形容大臣们的意见,意思是他们的思想如同穿上了鞋子,脚后跟相碰撞,没有任何分歧。

成语结构

  • 纳屦踵决的结构为“动词+名词+动词+动词”,其中纳屦和踵决都是动词。

例句

  • 1.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纳屦踵决,没有任何分歧。2. 面对挑战,团队成员纳屦踵决,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纳屦踵决的发音与“拿土种树”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拿着土种树,意味着人们的思想如同种树一样一致,没有任何分歧。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异口同声”、“一致对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在班会上的决策纳屦踵决,大家都很团结。2. 初中生:团队比赛中,队员们的配合纳屦踵决,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团队项目中,大家的观点纳屦踵决,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拆字解意

纳屦踵决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