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瞽振聋
拼音fā gǔ zhèn lóng
含义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出处
词语
发瞽振聋
拼音
fā gǔ zhèn lóng
解释
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释义
发:开启;瞽:盲人;振:振动;聋:耳聋。使盲人也能看见,使聋人也听得见。比喻言论文章使人清醒感奋。
出处
汉·枚乘《七发》:“当时之是,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佉起蹙,发瞽振聋而观望之也。”
详细解释
- 发瞽振聋形容言辞动听,能够打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就像能让盲人听到、聋人看见一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演讲、文章、音乐等具有很高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或行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难以忘怀。
故事起源
- 《庄子·德充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鲁仲连的盲人,他通过用心灵的力量使得他的眼睛重新恢复了视力。这个故事传说中的鲁仲连能够让盲人看见,聋人听到,因此形成了“发瞽振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动宾短语结构。
例句
- 1. 他的演讲发瞽振聋,让听众深受感动。2. 这首歌的歌词发瞽振聋,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与其对应的意义进行联想,如“发”联想为传播,瞽”联想为盲人,“振”联想为振奋,“聋”联想为聋人。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住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发瞽振聋相关的其他成语,如“动人心弦”、“音容笑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发瞽振聋,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剧情发瞽振聋,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3. 高中生:他的演讲发瞽振聋,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4. 大学生:这篇文章的观点发瞽振聋,引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