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秉文兼武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wénjiān

秉文兼武

拼音bǐng wén jiān wǔ

含义犹言能文能武。

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典故出处

  • 唐·牛肃《纪闻·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近义词

  • 秉文经武、能文能武

反义词

  • 不文不武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犹言能文能武。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本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秉,持守;文,指文化修养;兼,兼顾;武,指武力技能。秉文兼武形容一个人不仅有很好的文化素养,还具备强大的武力技能,能够兼顾文武两方面的能力。这个成语强调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即在知识和实践中取得平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综合素质出众,既有学识又有实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的综合实力强大。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叔父所迫,流亡到齐国。在齐国,他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刻苦训练武艺,最终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君主。他回到晋国后,用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统一了晋国,并为后来的晋文公立下了榜样。因此,“秉文兼武”成为了形容一个人综合能力出众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秉文兼武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秉”、“文”、“兼”、“武”分别表示不同的含义。

例句

  • 1. 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学者,还是一位出色的武术家,真是秉文兼武的典范。2. 这支队伍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是一支秉文兼武的队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秉文兼武”与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力量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化修养和武力技能相关的话题,如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知识,同时也可以了解武术、体育等实践技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上的学霸,秉文兼武,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秉文兼武的人,既有学问,又有实力。3. 高中生: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运动能力很强,真是秉文兼武的典范。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追求学业上的卓越,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做到秉文兼武。

拆字解意

秉文兼武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