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饔飧不济在词典中的解释
yōngsūn

饔飧不济

拼音yōng sūn bù jì

含义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典故出处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近义词

  • 饔飧不继、饔飧不给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饔飧,古代指饭食。不济,不够用。饔飧不济形容生活贫困,饭菜不够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贫困困苦的生活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物质匮乏、生活艰难。

故事起源

  • 《汉书·卢绾传》中有一则故事:卢绾是汉代的一位官员,他为官清廉,不收受贿赂,生活十分贫困。有一次,他的朋友来拜访他,卢绾只能招待朋友一些简单的饭菜,因为他的生活非常贫困,连饭菜都不够吃。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贫困的生活情况,逐渐演变成了成语“饔飧不济”。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这家庭生活困苦,每天的饔飧不济。2. 在那个贫困的时代,很多人的饔飧都不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饔飧不济”和“吃不饱”联系起来,将“饔飧”理解为“饭食”,“不济”理解为“不够”,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生活和贫困的知识,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以前很穷,经常饔飧不济,现在好多了。2. 初中生: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很多人的饔飧都不济,生活非常艰难。3. 高中生: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就饔飧不济,但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

拆字解意

饔飧不济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