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不绝如缕在词典中的解释
jué

不绝如缕

拼音bù jué rú lǚ

含义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典故出处

  •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近义词

  • 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义词

  •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英文翻译

  • almost extinct <very precarious like a thread going to break>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成语举例: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缕,不能读作“lóu”。
    成语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成语谜面:春蚕到死丝方尽

详细解释

  • 不绝如缕是由“不绝”和“如缕”两个成语组合而成。不绝表示不停止、不断继续,如缕表示像丝线一样细小。合在一起,表示声音或事物细小而连续地持续下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声音细小而持续的场景,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细小而连续地出现或发生。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魏世家》中的一个故事。当时,魏国的大将军曹参在战场上与敌军激战,他的箭袋被敌人射穿,箭矢不断地从箭袋中掉落,声音细小而连续,就像丝线一样不断传出。后来,人们用“不绝如缕”来形容声音细小而连续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要由四个字组成,其中“不绝”和“如缕”分别表示“不断继续”和“细小连续”。

例句

  • 1. 他的呼吸声不绝如缕,让人难以入眠。2. 雨滴不绝如缕地滴落在窗户上。3. 风声不绝如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绝如缕”与细小而连续的声音联系起来,想象一根丝线不断地传出声音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声如洪钟”、“声东击西”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雨滴不绝如缕地落在花瓣上,像是在给花儿洗澡。2. 初中生:夜晚的蝉鸣声不绝如缕,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3. 高中生:大雪纷飞,风声不绝如缕,增添了冬日的寒意。

拆字解意

不绝如缕成语造句

  • 不绝如缕造句(精选64条)

    1、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2、而且这声音还在持续,其声悠长绵绵,直上云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从时间上,慷慨悲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