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皆兄弟
拼音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含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典故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近义词
四海之内皆兄弟
英文翻译
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 <Within the four seas all men are brothe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语举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穿绿的道:‘四海皆兄弟,这个何妨。’”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 对他说: “君子不忧愁,不害怕。” 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问道: “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
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忧愁他说: “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 子夏听了安慰他说: “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 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 呢?”。
详细解释
- 四海指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皆表示全部,兄弟指兄弟姐妹或者泛指亲人。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们应该将全世界的人都视为自己的亲人,不分彼此,心灵相通。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强调人类大家庭的意识,也可以用来指出国际友谊和合作。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四海皆兄弟,孔子回答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他的意思是,君子对待天下人都是一样的,不偏袒任何人,对待每个人都是公正和善良的。
成语结构
- 四海皆兄弟
例句
- 1. 我们应该树立四海皆兄弟的意识,共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2. 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四海皆兄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海边,看着海水连接着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然后想象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从四面八方走过来和你拥抱,表示团结和友爱。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有关国际友谊和合作的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以及如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很友好,我们就像四海皆兄弟一样。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参加国际组织,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让四海皆兄弟成为现实。3. 高中生:我觉得四海皆兄弟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在行动中践行这个理念。4. 大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我们要树立四海皆兄弟的意识,主动与外国的同学交流和合作。5. 成人:四海皆兄弟是一个伟大的理念,我们应该努力促进国际友谊和全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