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东主西
拼音tuī dōng zhǔ xī
含义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出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典故出处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近义词
推三阻四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推东主西源自中国古代故事,主要指某人利用职务之便,将东西物品违规转移或侵占。这个成语中的“东”和“西”代表了不同的物品或财产,而“主”则代表了拥有这些物品或财产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利用职务之便,违规转移或侵占物品或财产的行为。也可以用于警示他人不要滥用职权,违反规定。
故事起源
- 关于推东主西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类似的情节。这个成语的出现可能与古代社会中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现象有关。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这个官员以推东主西的手段,私自转移了大量公共财产。2.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该公司经理涉嫌推东主西,侵占了大量公司资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推东主西”与滥用职权、侵占财产等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也可以将“推东主西”分解为“推”、“东”、“主”、“西”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动词、名词、名词的意义,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贪污腐败”、“权谋私利”等,以加深对滥用职权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老是推东主西,拿走别人的文具。2. 初中生:有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推东主西,侵占公共财产。3. 高中生:我们应该警惕滥用职权的行为,不要推东主西,损害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