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广陵散绝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ǎnglíngsǎnjué

广陵散绝

拼音guǎng líng sǎn jué

含义《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近义词

  • 后继无人

反义词

  • 后继有人

英文翻译

  • go out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成语举例: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广陵散绝响于苏州。(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善弹奏《广陵散》曲,很多人崇拜他。嵇康因罪被判死刑,在东市行刑前夕,他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就要一把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终后感慨地说:“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详细解释

  •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琴曲中的一种,据说由东汉末年的琴师吴景略所创。广陵散曲调优美悠扬,技巧独特,被誉为古代琴曲中的绝品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广陵散的演奏技艺在某个时期或地区逐渐失传,成为了一个传说中的存在。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技艺、传统文化或知识在某个时期或地区的逐渐失传。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技能或才华在某个领域中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故事起源

  • 广陵散起源于中国古代,具体的故事起源暂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 广陵散绝是由两个独立的词语组成,广陵散和绝,通过组合使用形成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例句

  • 1. 这位老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已经广陵散绝,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2. 由于缺乏传承,这种传统手工艺品濒临广陵散绝的境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广陵音乐、古琴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来加深对广陵散绝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古琴文化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绝艳”,“绝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种传统舞蹈已经广陵散绝了,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学生:由于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品正面临广陵散绝的危险。大学生:这位年轻的画家的作品展现出了古代绘画技巧的广陵散绝之美。

拆字解意

广陵散绝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