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君子
拼音zhèng rén jūn zǐ
含义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出处《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典故出处
《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近义词
志士仁人、跳梁小丑
反义词
臧仓小人
英文翻译
a man of honou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成语举例: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有意气,有肝胆,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讽刺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正,不能读作“zhēnɡ”。
成语谜面:最正直的人
详细解释
- 正人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念,是对道德高尚、品德端正的人的称赞。正人君子注重自律、正直、正义,秉持着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
使用场景
- 正人君子常常用来形容那些有道德修养,言行正直,为人宽厚谦和的人。他们在社会中受人尊敬,被认为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力的人。
故事起源
- 正人君子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小人只会比较个人得失,没有全局观念。后来,人们将“君子周而不比”解读为正人君子的标志。
成语结构
- 正人君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正人”和“君子”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个正人君子,无论在家庭还是工作中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2. 这位领导是一个正人君子,他一直以身作则,对待每个员工都很公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正人君子”拆分为“正人”和“君子”,分别记忆两个词的含义和特点。同时,可以用“正直”、“高尚”、“为人榜样”等词语来联想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正人君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通过阅读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人君子的理解和塑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正人君子,要诚实守信,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正人君子,为人谦和友善,努力学习,对家人有责任心。3. 高中生:正人君子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随波逐流,勇于批评不正当行为。4. 大学生:成为一个正人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追求真理和社会公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