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誓旦旦
拼音xìn shì dàn dàn
含义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出处《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典故出处
《诗经·卫风·氓》:“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近义词
海枯石烂、指天誓日、言而有信
反义词
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英文翻译
a sincere pledg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成语举例: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誓,不能读作“sǐ”。
成语辨形:旦,不能写作“但”。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淇水边住着一个被丈夫遗弃的女子,他年轻天真漂亮。一个奸诈男子看中她,甜言蜜语向她求婚,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与她白头偕老。秋后,他们结为夫妻。丈夫违背先前的诺言,占有她的财物,并无情地抛弃了她。
详细解释
- 信誓旦旦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发誓或保证时表现得非常坚定、真诚和诚恳。这个成语中的“信”指的是真诚,表示发誓或保证是出于真心实意;“旦”是副词,表示非常,强调程度;“旦”是古代指天亮的时间,表示发誓或保证是在早晨时分,也可以理解为意味着发誓或保证是在大庙神明面前,表示庄重和诚信。
使用场景
- 信誓旦旦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重要场合或重要事情上的发誓或保证,表达他非常坚定和真诚的态度。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法庭上作证时的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婚礼上对另一半表达的誓言。
故事起源
- 关于信誓旦旦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这个成语中的“旦”一词,可能来源于古代祭祀活动中的“旦旦”一词,表示庄重和诚信。
成语结构
- 信誓旦旦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会按时完成任务。2. 她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她会永远爱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信誓旦旦的四个汉字与它的基本含义“坚定和真诚的发誓或保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早晨站在大庙神明面前,庄重地发誓或保证。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发誓或保证相关的成语,如铁证如山、誓不两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在下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作为班长,我信誓旦旦地保证会为同学们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4. 大学生:我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努力学习,争取在毕业时取得优秀的成绩。5. 成年人:我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对我的家人负责,给他们一个幸福的生活。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学习和理解“信誓旦旦”这个成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