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下笔成文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chéngwén

下笔成文

拼音xià bǐ chéng wén

含义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典故出处

  •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近义词

  • 下笔成篇、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英文翻译

  • write like an angel <write quickly and skillfully>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成语举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3回:“有的是下笔成文,很是敏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人才华横溢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的夸奖。

详细解释

  • 下笔成文意味着能够迅速、准确地将思想转化为文字或图画。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写作过程中非常熟练,能够迅速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写出优秀的作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笔好、能写作的人。也可用于形容其他领域中的技能娴熟,如绘画、演讲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文学家韩愈。他在写作时,总是能够迅速地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文字,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因此,人们就用“下笔成文”来形容他的写作能力。

成语结构

  • 下笔成文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下笔”和“成文”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的文笔非常好,下笔成文,一篇文章就写得非常出色。2. 这位画家下笔成文,他的画作总是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他的想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写作相关的动作进行联想,如拿起笔,准备开始写作的动作。将这个动作与“下笔成文”这个成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写作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文思泉涌”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下笔成文,写了一篇有关春天的作文。2. 初中生: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写作题目,我下笔成文,写了一篇关于友谊的故事。3. 高中生:我在考试中,下笔成文,写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

拆字解意

下笔成文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