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搔腮
拼音zhuā ěr sāo sāi
含义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典故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多九公道:‘那送礼人说:国舅因今日王妃进宫,送这礼物,预备王妃赏赐宫人。岂非送给林兄么?’唐敖听了,只急的抓耳搔腮。”
近义词
抓耳挠腮、抓腮挖耳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成语举例:饶鸿生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一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焦急、生气、心乱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抓耳搔腮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烦恼、苦恼的样子。抓耳搔腮的动作是人们在感到烦恼时常常会做的,表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使用场景
- 抓耳搔腮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烦恼或纠结时的样子。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生活中的困扰,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情境或问题给人带来的困惑。
故事起源
- 抓耳搔腮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从动作本身得到解释。人们在烦恼时常常会不自觉地用手抓耳朵、搔腮,这个动作表达了内心的不安和困扰。
成语结构
- 抓耳搔腮是由两个动作词组成的,抓耳和搔腮分别表示烦恼和不安的样子。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停地抓耳搔腮,显得非常苦恼。2. 她抓耳搔腮地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用手抓耳朵、搔腮的动作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烦恼、苦恼的成语,如“愁眉苦脸”、“心事重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考得不好,爸爸看到我的成绩单抓耳搔腮。2. 初中生:我选课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抓耳搔腮地不知道选什么科目。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整天抓耳搔腮,不知道该如何应对。4.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让他抓耳搔腮,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