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反终
拼音yuán shǐ fǎn zhōng
含义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出处《易·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高亨注:“此言‘圣人’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
典故出处
《易·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高亨注:“此言‘圣人’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
近义词
原始见终、原始要终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成语举例:如曰:‘太虚聚为气,气散为太虚,贤愚同尽’,则何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乎?★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一》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追根溯源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原始反终是指事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发展或演化后,最终回到最初的状态。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循环性和回归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事物经历了一番变化后又回到最初状态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思维反复无常,最后又回到原点。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他讲述了一个关于乌鸦变白的故事。有一天,庄子看到一群乌鸦飞过,他突然想到,如果乌鸦能变成白色,那将会是多么奇妙的事情。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让乌鸦变成白色。他试图改变乌鸦的羽毛、食物和环境,但都没有成功。最后,他放弃了改变乌鸦的想法,回归到最初的状态,接受了乌鸦的本来面貌。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原始反终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结构,前两个字为形容词性短语,表示事物的最初状态;后两个字为动词性短语,表示事物的变化和回归。
例句
- 1. 他曾经拥有一切,但因为贪婪而一事无成,最终原始反终,一无所有。2. 这个项目经历了多次变动和调整,最终原始反终,回到了最初的方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原始反终”与庄子的乌鸦变白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庄子试图改变乌鸦的羽毛、食物和环境,但最终放弃了,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庄子哲学和庄子的其他故事,可以深入理解原始反终的哲学思想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规则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变化,最后原始反终,回到了最初的规定。2. 初中生:他曾经迷失了自己,但最终原始反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方向。3. 高中生:这个社会经历了一番变革,最后原始反终,回归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4. 大学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经历许多曲折和困惑,但最终原始反终,回到最初的初心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