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泗滂沱
拼音tì sì pāng tuó
含义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象下雨一样。
出处《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典故出处
《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近义词
痛哭流涕、涕泗横流
反义词
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英文翻译
a flood of tear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象下雨一样。
成语举例:月中再设净馔,每至展拜,涕泗滂沱,哀动左右。(《南史 梁本纪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滂,不能读作“pánɡ”。
成语辨形:沱,不能写作“坨”。
详细解释
- 涕泗滂沱意为眼泪像雨一样滂沱而下,形容人非常悲痛或激动,眼泪不停地流。这个成语的形象描绘了悲伤或痛苦的情感极度强烈,无法控制的流泪。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在悲伤、痛苦、伤心或激动的时候,眼泪不停地流。可以用于描述个人遭遇不幸或失去亲人、朋友等重大打击时的心情。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鲁国的昭公去世,大臣公孙宏非常悲痛,流下了滂沱的眼泪。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悲伤、痛苦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涕泗滂沱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母亲去世后,他伤心欲绝,涕泗滂沱。2. 在离别的时刻,她的眼泪涕泗滂沱。3. 他听到了坏消息后,眼泪涕泗滂沱地流了出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悲伤或痛苦的情况下,眼泪如雨一般滂沱而下,形成一个生动的画面。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涕泗滂沱相关的成语,如“泪如雨下”、“泪流满面”等,以扩展对情感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小狗被欺负,小明哭得涕泗滂沱。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小红眼泪涕泗滂沱地流。3. 高中生:听到好友要离开,小刚的眼泪涕泗滂沱,无法自持。4. 大学生:在演讲比赛中失败后,她的眼泪涕泗滂沱,无法平复内心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