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西讨
拼音dōng zhēng xī tǎo
含义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出处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则虽女子之众,可以当于丈夫。”
典故出处
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则虽女子之众,可以当于丈夫。”
近义词
南征北战、转战南北
反义词
安常处顺、安家立业、安营扎寨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成语举例: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下耳!当其勉之。(《元史 木华黎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东征西讨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者个人同时在东方和西方进行军事行动,以达到扩张势力或者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努力,积极进取,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断开拓进取。
使用场景
- 东征西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团队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同时面对多个任务,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团队在面对多个挑战时,勇往直前,不退缩,积极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 东征西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中国的君主或者将领经常会同时向东方和西方发起军事行动,以扩张势力或者解决边境问题。因此,东征西讨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
- 东征西讨这个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分别是“东征”和“西讨”。两个动词通过“和”字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成语。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东征西讨,勇往直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 这个团队每天都东征西讨,不畏艰险,积极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要记忆东征西讨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成两个部分:东征和西讨。然后,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君主或者将领同时向东方和西方发起军事行动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东征和西讨的历史事件,了解更多有关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勇士一样,东征西讨,勇敢地面对每一个考试。2. 初中生: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东征西讨的精神,勇往直前,不怕困难。3. 高中生: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要有东征西讨的勇气,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有东征西讨的精神,不畏艰险,勇敢地开拓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