嵚崎磊落
拼音shì qí lěi luò
含义比喻品格卓异出群。同“嵚崎历落”。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嶔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
典故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嶔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在诸暨县乡村里住。”
近义词
欹嵚历落、嵚崎历落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品格卓异出群。同“嵚崎历落”。
成语举例:康有为《序》:“嵚崎磊落,轮囷多节,英绝之士,吾见亦寡哉!”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貌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嵚崎磊落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嵚崎”和“磊落”两个词组成。嵚崎指的是山势峻峭、险峻的样子,磊落指的是坚硬、高大的样子。合在一起形容人的性格豪爽、坦率,言行举止直爽大方,毫不拘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豪爽、坦率,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直爽大方,毫不拘束。
故事起源
- 嵚崎磊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有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以其豪爽、坦率的性格和直爽大方的言行举止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赞美,被誉为“诗仙”。由于李白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人们开始用“嵚崎磊落”来形容他,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嵚崎磊落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词组。
例句
- 1. 他的性格嵚崎磊落,从不拘泥于传统观念,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2. 她的言行举止总是那么嵚崎磊落,毫不做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山势峻峭、险峻的山峰,上面有一位坚硬、高大的人,他的性格豪爽、坦率,言行举止直爽大方,毫不拘束。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性格和行为相关的成语,如豪放不羁、率真无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性格很嵚崎磊落,总是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玩具。2. 初中生:她的言行举止很嵚崎磊落,经常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他的性格很嵚崎磊落,从不拘泥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勇于探索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