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苟
拼音lín wēi bù gǒu
含义临:面对;苟:苟且,草率。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典故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近义词
临难不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临:面对;苟:苟且,草率。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成语举例:方志敏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誓死不投降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节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临:面临;危:危险;不苟:不敷衍。形容在面临危险或困难时,不敷衍塞责,而是认真细致地对待。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不马虎敷衍,而是认真细致地对待事情。
故事起源
- 《孟子·尽心下》:“临危不苟,此之谓也。”意思是说在面临危险时不敷衍塞责,这是孟子对自己的要求。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构成,形容词语。
例句
- 1. 他在处理危机时临危不苟,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任务。2. 这位医生在手术中临危不苟,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其拆分为“临危”和“不苟”两个部分记忆,临危表示在危险面前,不苟表示不敷衍塞责,认真细致。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临危受命”、“临危不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临危不苟地复习,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面对突发情况,他临危不苟地处理,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3. 高中生:他在面对高考的压力时临危不苟,努力准备,最终取得了好成绩。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他临危不苟,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得到了老师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