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贵君轻
拼音mín guì jūn qīng
含义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典故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英文翻译
The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ul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成语举例: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他劝国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民贵君轻”是指民众应当被尊重和重视,而君主应当保持谦虚和谨慎。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民众的地位与价值被高度重视的观念。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忽视民众需求、过分追求权力和忽视民众权益的人或政府。它也可以用来强调领导者应当关注民众的利益,并以谦虚和谨慎的态度对待权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传说。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昏庸的君主,他对待百姓非常残酷和无情,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而与此同时,有一位智者前来劝谏君主,告诉他应当尊重和重视百姓,才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君主没有听从智者的忠告,结果他的统治变得更加困难和不稳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君主应当以民众的福祉为重,而不应该忽视和轻视他们。
成语结构
- 民贵君轻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民”和“君”为名词,分别表示民众和君主,“贵”和“轻”为形容词,分别表示重视和轻视。
例句
- 1. 领导者应当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原则,关注民众的需求和利益。2. 这位政府官员因为对待民众的态度不当,引起了“民贵君轻”的批评。
记忆技巧
- 将“民贵君轻”分解为“民贵”和“君轻”,可以联想到民众的地位应当被重视和尊重,而君主应当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民贵君轻”的意义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尊重和关心同学,因为“民贵君轻”。2.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讨论了“民贵君轻”的含义和影响。3. 大学生:在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民贵君轻”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