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缚舆榇
拼音miàn fù yú chèn
含义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出处《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典故出处
《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近义词
负荆请罪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成语举例: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战争投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面缚舆榇源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吴起因为受到朝廷的不公待遇,决定离开国家。他将自己装在一个舆榇里,让人将舆榇的脸部用布缚住,然后托人送到国境边界。这样,吴起可以通过装死的方式逃离国家,以避免被追捕。这个故事中的“面缚舆榇”成为了一个形容人或物受限制、束缚不能自由发展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或物受到各种限制、束缚,无法自由发展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被各种规定和限制束缚住,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受到外部压力和限制,无法自由发展。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语结构
- 面缚舆榇的结构是“面缚”+“舆榇”。
例句
- 1. 他的创造力被繁琐的工作所面缚舆榇,无法得到发挥。2. 这个国家因为受到外部制裁,经济发展被面缚舆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面缚舆榇”与吴起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吴起被装在舆榇里,并用布缚住脸部,无法自由行动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故事,了解吴起的历史背景和他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每天被作业和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感觉自己被面缚舆榇了。2. 初中生:班级里的规定太多了,我们的创意被面缚舆榇了。3. 高中生:在升学的压力下,我们的兴趣和梦想被面缚舆榇了。4. 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被各种限制和要求面缚舆榇。5. 成年人:工作中的各种规定和束缚,让我感到自己被面缚舆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