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汤赴火
拼音dǎo tāng fù huǒ
含义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典故出处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近义词
蹈赴汤火、蹈火赴汤
英文翻译
go through hell and high wa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不避艰险。
成语举例: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蹈汤赴火,也要去竭力办到。★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比喻为了追求某种目标而不惜冒险,甚至不顾生命安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理想、信仰、正义等而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的精神。
故事起源
- 《列子·汤问》:“汤将赴火,而群臣皆言不可,曰:‘汤死则无后,无后则亡国。’汤曰:‘亡国则死,死则亡国,吾何取焉!’乃赴火。”这个故事讲述了商朝的创始人汤在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成语结构
- 蹈汤赴火的结构是由两个动词和一个介词组成,表示一个人为了某种目的而不顾一切。
例句
- 1. 他为了正义而蹈汤赴火,不顾自己的安危。2. 这个勇敢的消防员蹈汤赴火,救出了被困的人们。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这个成语中的“蹈汤赴火”形象,想象一个人勇敢地跳进热汤中,然后冒着火焰救人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勇敢无畏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忘死”、“不顾一切”等,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保护小动物,勇敢地蹈汤赴火。2. 初中生: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毅然蹈汤赴火。3. 高中生: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决心蹈汤赴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