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
拼音bào tiào rú léi
含义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典故出处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近义词
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反义词
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英文翻译
get one's rag out <stamp with fury; as mad as a wet hen; fly into a passion (rage,tantru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成语举例:他脾气很坏,一遇不顺心的事,就暴跳如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跳,不能读作“tiǎo”。
成语辨形:暴,不能写作“爆”。
成语辨析:暴跳如雷和“大发雷霆”;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大发雷霆”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成语谜面:霹雳舞
成语故事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在焦家任劳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与她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刘兰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长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详细解释
- 暴跳如雷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激动、愤怒或恼火到了极点,就像雷声般的暴跳。这个成语中的“暴跳”指的是情绪激动地跳动,而“如雷”则是用来形容这种跳动的力量和声音。
使用场景
- 暴跳如雷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激动,可以用于描述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因为某种原因而愤怒或恼火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情况下的愤怒,例如在面对不公正的待遇、遭受欺骗或受到冤枉时,人们可能会暴跳如雷。
故事起源
- 《庄子·人间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做晏子的人,他曾经担任过齐国的官职。有一天,晏子对国君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国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责备了他。晏子非常愤怒,他的情绪激动到了极点,就像雷声般地暴跳起来。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人的愤怒情绪达到极点的样子,从而形成了成语“暴跳如雷”。
成语结构
- 暴跳如雷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暴跳”是形容词性的短语,表示情绪激动地跳动;而“如雷”是副词性的短语,表示像雷声一样。
例句
-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大声责备了那个负责人。2. 她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恶意抄袭,愤怒得暴跳如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因为愤怒而情绪激动,跳动的样子像雷声一样,就能很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愤怒相关的成语,如“怒火中烧”、“火冒三丈”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生气了,暴跳如雷地大声训斥了我们。2. 初中生:比赛中对手作弊,我暴跳如雷地向裁判抗议。3. 高中生:因为被误解,他暴跳如雷地辞去了学生会主席的职务。4. 大学生:老板发火了,暴跳如雷地批评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