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朵颐大嚼在词典中的解释
duǒjiáo

朵颐大嚼

拼音duǒ yī dà jiáo

含义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出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

典故出处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

近义词

  • 大块朵颐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大口吃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朵颐大嚼是由“朵颐”和“大嚼”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朵颐”指的是慢慢地吃东西,细细品味;“大嚼”则表示咀嚼得很多、很久。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吃东西时慢慢地咀嚼,尽情享受食物的美味。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享受美食时的样子,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对知识、经验等进行深入思考和消化。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汉朝末年,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曾被困在垓下。当时,项羽的部队粮食紧缺,士兵们饥肠辘辘,但项羽却坐在帐篷里悠然自得地吃着美味的食物。他吃得慢慢的,细细品味,仿佛毫无压力。这个故事中的“朵颐大嚼”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主语+朵颐大嚼

例句

  • 1. 他看着桌上的美食,朵颐大嚼,仿佛忘记了时间。2. 这本书真有趣,我读得朵颐大嚼,一字不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朵颐大嚼”与慢慢品味美食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享受美食时的样子,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美食相关的成语,如“垂涎三尺”、“食不厌精”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吃冰淇淋,每次都朵颐大嚼。中学生:考试前,我会朵颐大嚼地复习,以确保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大学生:在旅行中,我喜欢尝试当地的美食,朵颐大嚼地体验当地文化。

拆字解意

朵颐大嚼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