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难收
拼音pō shuǐ nán shōu
含义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不卸,泼水难收怎奈何?”
典故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六卷:“已装不卸,泼水难收怎奈何?”
近义词
覆水难收
英文翻译
What is lost is los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相传汉朱买臣因家贫,其妻离去,后买臣富贵,妻又求合。买臣取水泼洒于地,令妻收回,以示夫妻既已离异就不能再合。后用以比喻不可挽回的局面。
成语举例:徐志摩《志摩日记》:“他已经把你看作泼水难收,当着生客们的面前,尽量的羞辱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可挽回的局面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故事
汉朝书生朱买臣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每天靠打柴卖维持生计,但他坚持好学,经常边走边背诵书本。他的妻子以此为耻辱就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考学当上太守,他的前妻要求复婚,他将水泼在马前,教她收回就复婚。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泼水”指的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行为,而“难收”表示很难停止或控制住。泼水难收形容的是一旦发生的事情或争端,很难平息或结束,可能会持续产生更多的问题或争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些复杂的事件、争论或问题,表示难以解决或结束。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七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有两个国家的使者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争执,最后争吵升级成了大规模的战争。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泼水难收”,形容一旦引发的事情很难平息。
成语结构
- 主语 + 泼水 + 难收
例句
- 1. 这次争论已经升级到了全国范围,真是泼水难收了。2. 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了,现在泼水难收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在泼水,而水却无法被收回,形成了无法逆转的局面。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火上加油”、“拨乱反正”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的争吵已经泼水难收了,老师要来调解。2. 初中生:这场冲突已经泼水难收,可能需要更高层次的协商来解决。3. 高中生:这个问题已经变得非常复杂,看起来像是泼水难收的局面。4. 大学生: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否则会陷入泼水难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