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覆没
拼音quán jūn fù mò
含义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典故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近义词
一败涂地、落花流水
反义词
得胜回朝、凯旋而归、旗开得胜
英文翻译
roll up horse and foot <The whole army is destroye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成语举例:太监郭敬监军,诸将悉为所制,师无纪律,而宋濂朱冕全军覆没矣。(清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没,不能读作“méi”。
成语辨形:覆,不能写作“复”。
成语辨析:全军覆没和“片甲不存”都含有“全部被消灭”的意思。但全军覆没比“片甲不存”语义广;“片甲不存”含有夸张色彩;全军覆没没有。
成语谜面:只子不剩
详细解释
- 全军覆没是一个用来形容军队全体被击败、覆灭的成语。它强调了军队的全面失败和毁灭,意味着军队没有一个幸存者或胜利者。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争、军事行动或比喻其他领域中的全面失败。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在某个任务或竞争中彻底失败,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某个领域或项目中遭遇惨败。
故事起源
- 全军覆没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据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将项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曾经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最终被秦国军队击败,全军覆没。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全军覆没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字面意思就是整个军队被击败、覆灭。
例句
- 1. 在这场战争中,敌方军队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逃脱。2. 这个项目失败后,整个团队都感到全军覆没。
记忆技巧
- 记忆全军覆没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项羽在战国时期的失败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项羽率领的军队被秦国军队击败,全军覆没的场景,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战争、军事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中国文化中的战争哲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我们队全军覆没,输掉了比赛。2. 初中生:这个科学实验失败了,我们小组全军覆没,没有取得任何成果。3. 高中生:在这次模拟考试中,我全军覆没,考了个糟糕的分数。4. 大学生:我们团队的商业计划没有得到投资,全军覆没,我们不得不放弃项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全军覆没”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