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贫之粮
拼音zuò pín zhī liáng
含义馈:赠送。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
典故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馈:赠送。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知识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馈贫之粮源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君子有饥色而不饥馁,有寒色而不寒栗,馈馈如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即使面临饥寒,也不会饥饿和冻寒发抖,而是会主动去帮助别人,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馈贫之粮的含义是指帮助贫穷的人,给予他们温暖和救济。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乐于助人,善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那些贫穷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乐于奉献,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时代。孔子提出了一种思想,认为君子应该有饥色而不饥馁,有寒色而不寒栗,即使自己面临困难也要努力帮助别人。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助人为乐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成语结构
- 馈贫之粮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馈”表示给予,提供;“贫”表示贫穷;“之”表示的是一个连接词,用来连接“贫”和“粮”;“粮”表示食物,物质帮助。
例句
- 1. 他是一个馈贫之粮的好人,总是乐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这个慈善机构每年都会馈贫之粮,帮助那些贫穷的家庭度过难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另一个人主动走过来给他提供食物,帮助他渡过难关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了解中国文化中关于助人为乐的价值观。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施粥之惠”、“济困扶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长大后成为一个馈贫之粮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慈善活动,为当地的贫困家庭馈贫之粮。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馈贫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