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管鲍之交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ǎnbàozhījiāo

管鲍之交

拼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含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典故出处

  • 《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近义词

  • 生死之交

反义词

  • 点头之交、孙庞之隙

英文翻译

  • David and Jonathan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举例:(1)管鲍之交,从古到今都难得到,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2)三年同窗,我和小红成了“管鲍之交”,现在她有困难,我当义不容辞,共同分担。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鲍,不能读作“bāo”。
    成语辨形:管,不能写作“官”。

成语故事

  •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內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內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详细解释

  • 管鲍之交的字面意思是指管子和鲍鱼之间的关系,比喻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在古代,管子是用来吹奏乐器的,而鲍鱼则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管子和鲍鱼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物品,因此管鲍之交也象征着非常珍贵和难得的友谊。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两个人之间的交情非常深厚,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和互相帮助。

故事起源

  • 据说,管鲍之交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鲍叔牙是鲍国的大臣,他非常善于治理国家。而管仲是齐国的重臣,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两人通过书信往来,互相赞誉和交流。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成为后世称颂的典范。

成语结构

  • 管鲍之交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管鲍”是形容词性短语,表示非常亲密的关系,“之交”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朋友之间的交往。

例句

  • 1. 他们两个是真正的管鲍之交,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帮助。2. 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但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可以说是管鲍之交。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管子”和“鲍鱼”联想起来,想象两个非常珍贵和难得的物品之间的关系,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金兰之交”,也是指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管鲍之交,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2. 初中生:我们班上的两个同学是管鲍之交,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活动。3. 高中生:我和我的闺蜜是管鲍之交,我们彼此信任,互相支持。4. 大学生:我和我的室友是管鲍之交,我们一起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拆字解意

管鲍之交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