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骨粉身
拼音suì gǔ fěn shēn
含义指死亡。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同“碎身粉骨”。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
典故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
近义词
粉身碎骨、碎身粉骨
英文翻译
have one's body smashed to piec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死亡。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同“碎身粉骨”。
成语举例:夫人遇妾,谊逾所生,常恨碎骨粉身,不足为报。(清·徐瑶《太恨生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碎骨粉身一词源自古代刑罚,指被处死后身体被肢解、碾碎,使骨肉成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极其残酷的惩罚或杀害方式,形容人受到毫不留情的严厉惩罚,无法幸免。
使用场景
- 此成语多用于贬义,形容某人受到极其残酷的惩罚或遭遇到极其严重的灾祸,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极端恶劣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公子受到了极其残忍的处罚,被肢解成碎骨粉身。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碎”、“骨”和“粉身”。
例句
- 1. 那个罪犯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行,应该被碎骨粉身。2. 这个恶人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法庭判处碎骨粉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含义形象化,想象一个人被肢解成碎骨粉身的场景,以便更容易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以及其他与残酷惩罚相关的成语,如“骨肉未寒”、“万箭穿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坏人偷了小明的零食,我希望他被碎骨粉身!2. 初中生:这个凶手犯下了多起恶劣的罪行,应该受到碎骨粉身的惩罚。3. 高中生:这个独裁者对待反对派的手段极其残忍,他们可能会被碎骨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