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不孥
拼音zuì rén bù nú
含义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典故出处
《孟子·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近义词
罪不及孥
反义词
株连九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成语举例:〖示例〗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孥,鳏寡孤独,时时矜恤。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五回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人劝齐宣王毁掉周天子巡狩朝见诸侯的明堂,宣王征询孟子,孟子认为如果要实行王政就不能毁,因为周文王当年靠施行王政才统一天下,他罪人不孥,对鳏夫、寡妇、独夫、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齐宣王认为言之有理。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恶人没有好下场,不会有好的后代。它强调了罪恶行为的不可取和不可持续性。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告诫人们要远离罪恶行为,因为它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道德教育、劝诫和警示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做坏事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或者用来告诫人们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个叫做申不害的人,他杀人如麻,但他却没有后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罪恶的人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正义会最终得到伸张。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罪人不孥”。其中,“罪人”指的是犯罪的人,“不孥”意为没有后代。
例句
- 1. 他做了那么多坏事,最终没有人愿意和他结婚,罪人不孥啊。2. 道德的败坏最终会导致个人的不幸,罪人不孥,终将受到惩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罪人不孥”与罪恶行为和恶果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罪人的恶行最终导致他没有后代,没有人与他共度晚年。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其他成语,了解其起源和含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告诉我们,做好事会有好报,罪人不孥。2. 初中生:我们要远离犯罪,因为罪人不孥,最终会受到惩罚。
3. 高中生
-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罪恶行为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罪人不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