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分茅
拼音liè tǔ fēn máo
含义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出处《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典故出处
《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近义词
列土分茅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成语举例: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5回:“若得了江山时节,与他平分疆土,裂土分茅。”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分封土地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裂土分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裂土意味着划分土地,分茅则是指用茅草做界限。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人们在分配土地时,用茅草划定界限,划分各自的领地。
使用场景
- 裂土分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划分界限,分配资源,或者指人们在争夺权益时划定自己的地盘。可以用在各种场合,例如政府部门划分行政区域,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或者家庭成员分配家务等。
故事起源
- 裂土分茅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要将土地分给百姓。为了公平起见,他决定用茅草划定每个人的土地界限。于是,他派人在每个人的土地上种下茅草,标明每个人的领地。这样,人们就各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成语结构
- 裂土分茅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裂土”是动词短语,表示划分土地;“分茅”也是动词短语,表示用茅草划定界限。
例句
- 1. 在公司里,领导裂土分茅,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大家都明确分茅了。3. 裂土分茅是一种公平分配资源的方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裂土分茅”分解成“裂土”和“分茅”两个词来记忆。裂土可以想象为划分土地,分茅可以想象为用茅草做界限。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分配和资源分配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裂土分茅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裂土分茅,把教室里的座位按照顺序排好。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裂土分茅,自觉地分工合作完成了社团活动。3. 高中生:在学校里,裂土分茅是为了公平分配社团资源,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参与。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裂土分茅”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