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邦宁
拼音běn gù bāng níng
含义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典故出处
《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近义词
本固枝荣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成语举例: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京剧《串龙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详细解释
- 本指一个地方的人民,固指坚守本分,邦指国家,宁指安定。成语意为守卫国家安定的责任,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人们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视,以及对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守者固,国之本也,而宁者治,国之要也。”意为“守卫者是国家的根本,而安定者是国家的关键。”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的成语,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牢记本固邦宁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2. 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警察肩负着本固邦宁的重要任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的意义记忆下来,结合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故事起源,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做好本固邦宁,保护好我们的国家。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履行好本固邦宁的责任。3. 高中生:在社会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稳定和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履行好本固邦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