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来顺受
拼音nì lái shùn shòu
含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典故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近义词
委曲求全、犯而不校
反义词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针锋相对
英文翻译
grin and bear it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成语举例: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受,不能写作“爱”。
成语辨析:逆来顺受和“委曲求全”都有“使自己受委曲而迁就别人”的意思。但逆来顺受可指人的一贯态度;常表现人的性格;“委曲求全”仅指在一定的目的下“委曲求全”;一般不指人的一贯态度和性格。
成语谜面:纤夫
详细解释
- 逆来顺受是一个由“逆来”和“顺受”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逆来指的是逆境、困难或不顺利的事物,顺受则是指顺从、接受。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面对逆境或困难时,不反抗,而是顺从接受。
使用场景
- 逆来顺受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不抱怨或抗拒,而是顺从接受现实。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心态或态度,即在困难面前保持平静和坚韧的态度。
故事起源
- 逆来顺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一篇文章中。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德充符的人,他在遇到困难和逆境时,总是能够保持平静和坚韧的态度,不抱怨也不反抗,而是顺从接受。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逆境时,应该保持平静和坚韧的心态。
成语结构
- 逆来顺受由两个汉字组成,逆来和顺受,采用了形容词+动词的结构。
例句
- 1. 面对困难,他选择逆来顺受,不抱怨也不放弃。2. 她的人生观是逆来顺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坦然接受。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将逆来顺受想象成一个人在逆境中顺从接受的形象。你可以画一个人面对困难时,保持平静和坚韧的形象,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逆来顺受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念,它强调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应该保持平静和坚韧的心态,而不是抱怨或抗拒。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中其他与逆境和困难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以丰富你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考试中遇到困难,我要学会逆来顺受,不放弃。2. 初中生: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逆来顺受,不气馁。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逆来顺受,勇敢面对挑战。4. 大学生:逆来顺受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从困难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