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自寻短见在词典中的解释
xúnduǎnjiàn

自寻短见

拼音zì xún duǎn jiàn

含义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典故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近义词

  • 自寻死路

英文翻译

  • self-murder <kill oneself>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成语举例:欧阳山《苦斗》:“胡杏看见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生怕他自寻短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取灭亡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谜面:自杀

成语故事

  • 贾琏听从尤三姐的意见,外出公干时遇到薛蟠与柳湘莲。贾琏极力向柳湘莲推荐尤三姐,薛蟠也主张亲上加亲,柳湘莲同意这门亲事并拿出定情礼物托贾琏带回。几个月后柳湘莲听说尤三姐与姐夫有染要退亲,尤三姐当场自寻短见死了,柳湘莲也出家为僧。

详细解释

  • 自寻短见是指一个人自己故意做出危险的行为,不顾后果地寻求死亡或灾祸。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冒险行为或无谓的自毁行为。

使用场景

  • 自寻短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不顾自身安危的危险行为,例如玩火自焚、自己找麻烦等。它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明智的决策或行为,警示人们不要做出自毁的选择。

故事起源

  • 自寻短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一文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襄公在与郑国的战争中,襄公的大将公子无诸率领齐军攻打郑国。在战斗中,公子无诸麾下的将士们都勇猛奋战,而公子无诸却坐在高台上观战,没有出手。最终,齐军失败,公子无诸也被俘。襄公问他为何没有出战,公子无诸回答说:“我怕自寻短见。”这个故事成为了“自寻短见”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自寻短见的结构为“自寻”+“短见”,表示主动寻找短见。

例句

  • 1. 他不戴安全帽骑摩托车,真是自寻短见。2. 不要自寻短见,要珍惜生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台上,故意往下跳,寻找短见的场景。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我们要注意不要自寻短见。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自寻短见相关的成语,例如“自作自受”、“自取灭亡”等。这些成语都与自己做出不明智的行为有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寻短见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穿雨衣就出去玩,真是自寻短见。初中生:她不听老师的劝告,自己去尝试危险的运动,简直是自寻短见。高中生:考试前不好好复习,只顾着玩游戏,实在是自寻短见。

拆字解意

自寻短见成语造句

  • 自寻短见造句(精选14条)

    1、江翠莲想到当年被贼人抢走包袱,自己痛不欲生,差点儿自寻短见的情景,直把个万福祥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了面前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2、甚至有些心理不坚强的人还会自寻短见。3、前世身患残疾,多灾多难,身边亲人一一离去,为天所欺,为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