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荻枯柴
拼音zào dí kū chái
含义荻:荻草,似芦苇。 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出处【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乃取蒙冲半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词语
燥荻枯柴
拼音
zào dí kū chái
解释
荻:荻草,似芦苇。 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乃取蒙冲半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详细解释
- 燥荻,指干燥的芦荻;枯柴,指枯干的木柴。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干燥、单调乏味,缺乏活力和吸引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演讲、音乐等缺乏情感、无趣味、乏味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言谈举止等缺乏生气和活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十年》:“燕人使于齐,子思问焉。曰:‘燕无以为国,非齐无以为家也。’子思曰:‘何谓也?’曰:‘燕之所以为国者,杂以燥荻枯柴,以教子弟也。’”故事中,燕人派遣子思去齐国学习,子思问燕国的国策是什么,对方回答说燕国的国策就是用干燥的芦荻和枯干的木柴来教育子弟。从这个故事中,人们引申出“燥荻枯柴”这个成语来形容干燥无味的事物。
成语结构
- 燥荻枯柴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形容词“燥荻”和名词“枯柴”组合而成。
例句
- 1. 这本书看起来燥荻枯柴,一点都不吸引人。2. 这个演讲太燥荻枯柴了,听得我都快睡着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片干燥的草地上长满了干燥的芦荻和枯干的木柴,形象地表达了干燥无味的感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索然无味”、“乏味无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今天的课真燥荻枯柴,我都快睡着了。初中生:这本小说太燥荻枯柴了,我看不下去。高中生:老师的讲解太燥荻枯柴了,我完全没听懂。大学生:这篇论文写得很燥荻枯柴,没有任何创新点。成人:这个演讲真燥荻枯柴,毫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