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鸡骂狗
拼音zhuō jī mà gǒu
含义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捉鸡骂狗意为抓住鸡和狗一起骂,形容人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人,毫无原则和节制。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人们在生气或愤怒的时候,会不加选择地乱骂他人,不管对方是否有过错,也不管说的话是否合理。它形象地比喻了人们在情绪失控时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捉鸡骂狗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失控,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人。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学作品或口语表达中。比如,当有人在争吵中不顾事实和理性地乱骂对方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捉鸡骂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抓住了一只鸡和一只狗,然后用不分青红皂白的方式乱骂它们。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比喻人们在生气或愤怒时,不加选择地乱骂他人。
成语结构
- 捉鸡骂狗是由两个动词和一个连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捉鸡”表示抓住鸡,“骂狗”表示乱骂狗。连词“和”起到连接两个动作的作用。
例句
- 1. 他生气时就会捉鸡骂狗,完全失去理智。2. 她的脾气很暴躁,经常捉鸡骂狗,让人很难相处。3. 不管是谁的错,你也不能捉鸡骂狗,要冷静地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捉鸡骂狗”想象成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不顾一切地抓住鸡和狗,然后大声地乱骂它们。这个形象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故事起源和用法。你还可以尝试用成语写一篇短文或造句,来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气时就会捉鸡骂狗,把别的同学都吓到了。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输了一局就捉鸡骂狗,完全没有风度。3. 高中生:有些人为了发泄情绪,不顾事实和道理地捉鸡骂狗,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