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
拼音hào gāo wù yuǎn
含义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典故出处
《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近义词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反义词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英文翻译
reach for what is beyond one's grasp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成语举例: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 练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骛,不能读作“ào”。
成语辨形:骛,不能写作“鹜”。
成语谜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详细解释
- 好高骛远意为追求高远的目标或事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或不现实的追求,暗示人们应该脚踏实地,不要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盲目追求不现实的目标,适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和社交场合。
故事起源
- 《史记·韩长孺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韩长孺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追求的目标太高,不切实际。他曾经向齐国的君主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齐国能够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土地。然而,齐国君主认为这个目标太过远大,不可实现,因此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韩长孺因为好高骛远的追求而遭到了失败和困境,成为了人们用来警示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好高骛远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好,高,骛,远。
例句
- 1. 他总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追求着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2. 别人劝他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但他一意孤行,最终失败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上,伸手触摸天空,试图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最终却无法达到。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追求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力不从心”和“力争上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总是好高骛远,想要成为世界上最厉害的超级英雄。2. 初中生:她对学习很有追求,但有时候也会好高骛远地报名参加一些很难的比赛。3. 高中生: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顶尖的科学家,但有人认为他的目标太过好高骛远。4. 大学生:大家都鼓励年轻人要有追求,但也要避免好高骛远,要有实际可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