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贼捉脏
拼音zhuō zéi zhuō zāng
含义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典故出处
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常用程度:一般
详细解释
- 捉贼捉脏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捉拿罪犯的过程中,不仅要抓住主要的犯罪嫌疑人,还要追究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的责任。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要全面彻底地处理问题,不能只顾抓住主要的罪犯而忽略了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处理事情时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还要追究背后的根源或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可以用于讨论治理社会问题、打击犯罪、解决纠纷等方面的话题。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传说。相传,有一次,一位官员接到了一起盗窃案件的报告。他派人去抓捕盗窃犯,但只抓住了一个小偷。后来,这位官员又接到了另外一起盗窃案件的报告,他意识到这两起案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于是他决定继续调查,最终发现了一伙盗窃团伙,并将他们一网打尽。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处理犯罪问题时,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小偷,还要追究背后的团伙和其他相关人员。
成语结构
- 捉贼捉脏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捉贼”表示抓住犯罪嫌疑人,“捉脏”表示追究其他涉案人员的责任。
例句
- 1. 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抓住小偷,还要捉贼捉脏,追究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2. 在处理纠纷时,我们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还要捉贼捉脏,找出纠纷的根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捉贼捉脏”与“抓住主要嫌疑人,追究其他涉案人员的责任”进行对应记忆,强调全面处理问题。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不打自招”、“打草惊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叔叔要捉贼捉脏,不仅要抓小偷,还要找到他们的同伙。2. 初中生:在处理学校违纪问题时,我们要捉贼捉脏,找出所有违规行为的责任人。3. 高中生:在社会治理中,我们要捉贼捉脏,不能只抓住小偷而忽略了背后的黑恶势力。4. 大学生: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要捉贼捉脏,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还要找到问题的根源。